首页 > 二十四史列传 > 第六十章【传世宝鼎】

我的书架

第六十章【传世宝鼎】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
华督与孔父嘉的结怨由来已久,起因就是国君继承人的分歧。当初,宋宣公在临终前舍弃自己的儿子与夷而让位于弟弟公子和(即宋穆公)。宋穆公去世前,又舍弃自己的儿子公子冯,而把君位重新传给了兄长之子与夷,并要求孔父嘉辅佐他。当时孔父嘉并不同意这种做法,他说群臣都愿意侍奉公子冯,可是宋穆公一再坚持,“当初先君认为我有德行才让我主持国家事务,如果我丢掉这种德行,那就废弃了先君的提拔。”宋穆公又下令公子冯离开宋国,最终与夷继承了君位,即宋殇公,由孔父嘉协助他治理国家。
而华督恰是公子冯的支持者。他是宋国太宰,也是个操控舆论的高手,他本着无中生有、添油加醋的精神,动员手下八卦杂志狗仔分队,四处散布孔父嘉的谣言,把孔父嘉打造成了宋国的灾难之源。
孔父嘉的继室魏氏是个美女。有一天魏氏外出踏青,不意被华督看见,从此之后华督患上了相思病,日思夜想。后来得知这是孔父嘉继室后,更是起了害人之心,“除非杀其夫,方可夺其妻!”华督起了杀人之心。
华督很快找到了下手的机会,因为孔父嘉又要检阅军队了。
军中开始盛传宋国又要起兵伐郑了,所以司马才要检阅军队。宋殇公治国十年,竟有大战十一次之多,多年的征战使得宋人疲惫不堪,而且宋国还老是打败仗,国人厌战情绪很重。
谣言越传越真,恐慌开始蔓延。
这时,有人(请注意这两个字,在太多事务中,有人总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,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,功成之后全身隐退,消失得无影无踪)提出只有太宰能够阻止战争,能够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。于是将士们三三两两结伴求见华督。
华督一概不见,他故意紧闭大门,只派人在门缝中对士兵们说些安慰的推辞的话,表示自己实在无能为力。
越是这样,士兵们求见声越盛,人越聚越多,有人还带上了兵器。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,将士们开始躁动了,有人高喊起来!
前期的铺垫终于完成。
正角登场了!
华府大门大开。
华督身穿盔甲,手持大戟,阔步而出。
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“司马主张用兵,祸国殃民,国君偏信于他,连我都劝不住!三天之后,宋国又要伐郑了,国人有何过错,要受这样的罪!”华督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。
将士们听得咬牙切齿,忽然有人高喊:“杀!”这一声点燃了将士们的愤怒,场中喊杀声此起彼伏,一浪高过一浪。
“不可造次,要让司马知道了,你们性命难保啊!”华督在火上加油。
“反正是死,不如杀了这恶贼,为国除害!”有人大声喊道。
“为国除害!”士兵们纷纷跟着呼喊。
有人拉住华督的衣袖,“请太宰做主,带我们杀贼除害!”
“请太宰做主,带我们杀贼除害!”士兵们跟着呼喊。
在将士们前呼后拥中,一副不情愿模样的华督登上了车。一行人浩浩荡荡冲向孔父嘉私宅,将宅子团团围住。
孔父嘉听到通报,说是太宰亲自求见,有机密事商量,他赶忙整理衣衫,出门迎接。
大门打开了,出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双双冒火的眼睛,还有华督那意味深长的冷笑,孔父嘉觉察出了不对,但为时已晚,士兵们蜂拥而上,不等他开口,人头就已经落地。接着愤怒的士兵们又对宅子进行了洗劫。
孔父嘉的家人死伤无数,他年幼的儿子木金父在家臣的保护之下逃了出去,后来木金父流落鲁国,他以父字为氏,这就是鲁国孔氏的由来。一百六十年后,孔氏第六代出生了,这孩子头骨高耸,形若山丘,因此得名丘,他就是儒家至圣—孔子。
其他人的生死华督都不关心,他带着心腹冲向内室,那里是魏氏居住的地方。关于魏氏归宿的记载莫衷一是,有说她自缢身亡,也有说她成了华督的妾。
宋殇公得知华督杀掉孔父嘉,大怒,他派人召华督入宫,欲治其罪,华督当然托病不见。
明知其罪却不派兵抓捕, 真不知宋殇公是作何打算。而这时殇公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,他要亲往吊唁孔父嘉。
华督知道后又故伎重演,他对士兵们说:“大家都知道国君最是宠信司马,他要怪罪下来,你们还能活么?”士兵们凭着一股热血杀了孔父嘉,这时候静下心来,都觉得后怕。“不如并行大事,迎接先君之子冯为国君,方可转危为安!”华督继续启发。
于是士兵们埋伏在孔父嘉家门口,将前来吊唁的宋殇公杀死。
华督把持了朝政,象征性诛杀了几个人表示为宋殇公报仇,然后派人入郑迎接公子冯。
郑庄公亲自为公子冯送行,临别时,公子冯长跪不起,他流着泪说:“自当世为陪臣,不敢二心!”郑庄公将公子冯扶起,也是一副好生感慨的模样。
公子冯顺利即位,即宋庄公,宋国的国策由反郑转为亲郑。春秋初期最大规模的中原混战随着宋国立场的改变终于告一段落,中原诸侯尽皆依附于郑国。
宋庄公仍以华督为太宰,在未来的执政生涯中,这一对故友配合默契,宋庄公对华督言听计从,华督也对宋庄公尽心尽力。为了使宋庄公得到诸侯们的承认,华督四处游说行贿,甚至将宋国的传世宝鼎“郜鼎”送给鲁国。
三种:镬鼎、升鼎、羞鼎。镬鼎形体巨大,一般没有盖,主要用来煮白牲肉。升鼎也称正鼎,是盛放从镬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。羞鼎则是盛放佐料的肉羹,与升鼎相配使用,所以也被称为“陪鼎”。周天子赐予诸侯鼎彝也有一些惯例:一般是诸侯立了大功或者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,天子会命工匠铸造青铜器并且刻上文字作为奖励,这是诸侯的荣耀。所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个词汇—鼎铭,说的就是鼎上铸刻的铭文,又称为钟鼎文、金文,因此这种具有记载性质的铭文成为了研究古文字、历史、礼仪、职官、制度的重要材料。
一般情况下,钟鼎文刻于镬鼎、升鼎。华督送出的这个郜鼎又被记载为郜大鼎,从名称上看应该是镬鼎。不过遗憾的是考古没有出土过郜鼎实物,也没有关于郜鼎上铭文的记载,具体这个鼎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们就不得而知了。
为了力挺宋庄公,郑庄公还特地约上齐僖公鲁桓公,在稷地为宋庄公搞了个加冕仪式,并且承认华督的太宰地位。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,标志着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正在悄然形成:在诸侯国的政权重建问题上,代表着最高权力的周王室被凉到了一边,几个绘声绘色的诸侯代行了周天子的职责,这就是“政由方伯”,这个无名有实“方伯”毫无疑问就是如日中天的郑庄公。
而大臣谋逆弑君也就这样被默许了。
为了利益,不问道义,各诸侯国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
大家可能注意到了,稷地会盟,郑庄公约上的是鲁桓公而不是鲁隐公。因为此时鲁隐公已经死了,他也是被杀的,杀人者正是鲁国权臣公子翚。
鲁隐公是春秋时代著名人物,因为孔子作《春秋》就是从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开始的,而且是以鲁国纪年记录的,鲁隐公因为其年号常被提起。
~~~诸姬之长~
在天下诸侯中,鲁国属于具有特殊地位的国家。
周朝建立后,周武王分封四弟王子旦在今天河南鲁山建立鲁国,因为周公要留任镐京,就让长子伯禽代为就国,伯禽就成了鲁国实际开国君主。周成王即位后,殷商旧部及徐国、奄国等东方方国伙同三监叛乱,并企图重建商朝。周公率军平定三监叛乱后,又大举东征并取得最终胜利,灭掉了许多效忠商朝的国家。然后,周公把原封在河南鲁山的鲁国迁至东方,并以奄国故土为国都,即曲阜。据《竹书纪年》记载,商朝献庚、阳甲两代商王都曾建都于奄,到盘庚才迁都于今天河南安阳的殷地,周公将鲁国迁至奄这个殷商遗民聚集之地,就是要加大这里的控制力度,以配合齐国镇守大周东方。而周公旦则得到陕西岐山北为采邑,这里是周人发迹地,被称作“周原”,这就是周公称呼的由来,周公旦去世后,其次子陈世袭周公爵位及采邑,世代为周公。
东迁的鲁国初建时疆域较小,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、项、须句、根牟等小国,并夺占了曹、邾、莒、宋等国部分土地,成为了与齐国鼎足而立的大国,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,还包括泰安南部宁阳,菏**部单县、郓城,临沂平邑等市县。
周王室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,讲究亲亲上恩,鲁国是姬姓宗邦,诸侯望国,“周之最亲莫如鲁,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”。伯禽在位四十余年,坚持使用周礼治理鲁国,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,因此周成王赋予鲁国郊祭文王、奏天子礼乐、用天子之礼祭祀周公的资格,这是对周公旦功劳的肯定和追念,也是给与鲁国在政治上的优势,希望鲁国作为宗邦能够“大启尔宇,为周室辅”。
正统高贵的出身赋予了鲁国特殊的地位,周边小国向鲁国进贡者不计其数,直到西周末年,曹、滕、薛、纪、杞、彀、邓、邾、牟、葛等诸侯仍旧时常朝觐鲁国。
但此时的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却一再恶化,先是周宣王以个人喜好插手鲁国储君事宜,责令鲁武公弃长子括而立少子戏为世子,郁郁不乐的鲁武公回到鲁国后就病死了,少子戏被立,是为鲁懿公。然后括的儿子伯御干掉鲁懿公,坐上了国君之位,最后又被周宣王发兵给剿灭,随后周宣王又立鲁懿公戏的弟弟称为君,是为鲁孝公。从那个时候起,鲁国人对于周天子就不大感冒了,到周平王即位,鲁孝公更是看不上这个有着“弑父”之嫌的天子。
鲁孝公去世后,其子弗湟即位,是为鲁惠公,他当政的四十六年,对于东迁的周王室也是基本上不理不睬的态度。
到鲁惠公晚年的时候,鲁国又面临储君问题了,鲁惠公的夫人去世较早,没有嫡子,倒是妾室声子生下了儿子,取名息(一作息姑),公子息成年后,鲁国为其聘妻,选的是宋武公的侄女仲子,可是新妇到了鲁国后,鲁惠公看她长得漂亮竟然占为己有,儿媳变成了右媵,仲子不久后又为鲁惠公生下了儿子允。鲁惠公死后,怎么选择接班人就成了问题,惠公没有嫡子,所以国君只能在公子息和公子允之中选择。按说仲子地位较高,她是右媵,地位仅次于嫡夫人,但是她的儿子公子允年幼,声子的孩子公子息年龄较大,但是声子地位较低。最终,鲁国大夫们还是拥立了公子息,因为他年长而且为人宽厚。公子息也担心允被立为国君,大臣们未必能好好辅佐,就勉为其难上台执政,等公子允长大后还政于他。
公子息即位,就是鲁隐公。
~~鲁隐公~~
鲁隐公算得上一位宽厚之人,父亲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妻子,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抱怨,还对仲子礼敬有加。因为与王室关系疏远,鲁隐公上台之后,并没有得到周王室的册命,他也没有愤怒没有抱怨。到了秋天,周平王终于派使者来了,一是册命,二是吊丧。
但是周王室的吊丧简直是一塌糊涂。
按照《礼记曲礼》的说法,天子去世叫做“驾崩”,取义于万民拥戴的权力不能行驶了,精神支柱也没有了,江山少了支柱就会崩塌。天子驾崩七个月后下葬,诸侯都要参加葬礼;诸侯去世叫做“薨”,取义于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,诸侯薨,五个月后下葬,同盟的国家都要参加葬礼;大夫去世叫做“卒”,取义于终结的意思,大夫卒,三个月后下葬,官位相同的同僚参加者了;士去世叫做“不禄”,取义于不能享受俸禄了,士不禄后一个月下葬,亲朋好友参加葬礼。鲁惠公是诸侯级别,棺椁应该停放五个月后下葬,可周平王的使者到来时,鲁惠公早就够月份已经入土为安了,这时候才来吊丧,这不是来恶心人吗?
这还不算完,使者奉上吊丧礼品,竟然是双份的,一份是给鲁惠公的,另一份是给仲子的。问题是仲子还活得好好的,周平王却连她的吊丧礼品都送来了!。
这不是在侮辱人吗?
鲁隐公很生气,可是也没有发怒。
鲁隐公算是有涵养了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