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杨新语苏惜归 > 第195章 五五分成

我的书架

第195章 五五分成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虽说这几株只有指甲盖大小,一看就卖不上好价钱,可有总比没有的好。

她正是缺银两的时候,如果能多摘点银耳,不就离买铺子更进一步?

于是杨新语笑盈盈的摘下几株银耳,用破布包起来装好。

许是这场雨过后,天气又凉了些,并不适合银耳生长。

杨新语再沿着小溪走了一段,只发现了些山菇和野菜。

山菇用来烧汤最是美味,杨新语一口气摘了许多。

她打算把山菇弄回去晒干,做成方便保存的干货,这样冬天也能吃上山菇。

把篮子摘的满满,杨新语就往回走。

忽然,她听到一阵马蹄声。

难道是苏惜归来了?他该不会去家里寻她吧?

杨新语可不想给大家知道,她认识苏惜归这样的大人物。

一个新上任的郡守,定是处处是敌,和他扯上关系只会被连累。

她神色一紧,循着马蹄声飞奔过去。

好在她跑到竹林的时候,看到了一辆马车。

驾车的是一个陌生男人,他看清来人是杨新语,便对车内的人道,“主子,看来不用你去见杨姑娘,她人已经来了。”

苏惜归拉开车帘,有些无奈的语气道,“杨姑娘请进,我有要事和你相商。”

他一直都知道,杨新语不愿意公开两人相识,但没想到她这么不情愿。

方才他让冷冬去打听她是否在家,得知她去了山里。

他这才吩咐冷冬停下马车,人竟然就寻过来了。

他就那么的讨人厌吗?好歹今天他还救了她一命呢!

杨新语实在想不到苏惜归要说什么,两人认识这么久,一直是食客与主人的关系。

她问道,“要说什么?就在外面说不行吗?”

苏惜归的声音隔着帘账传开,“杨姑娘,我要和你说的话,只能是天知地知,我知你知,绝不能给外人看见。”

这句话提醒了杨新语,要是给村里的人看见,她和一个男人在竹林私会,定是又要传出什么流言蜚语。

她一脚跨进马车,说道,“现在可以说了吧?”

苏惜归从袖口掏出两张地契,神色严肃起来道,“这是两处太白县的铺子,我希望你能替我经营打理两家铺子。”

“要我经营打理,有什么好处吗?”杨新语问道。

就是她再怎么需要铺子,也不干没好处的事。

苏惜归早料到她是这反应,接着道,“只要你能在一个月内,把两家铺子重新开张,铺子里挣来的钱,我们俩五五分。”

杨新语惊呼出声,“就一个月的时间?苏公子是不是太为难人?”

五五分成是很诱惑人,可是就一个月的时间,未免也太短了。

杨新语虽然贪财,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,若是无法兑现的承诺,她绝不会轻易答应。

这样的反应也在苏惜归意料之中,他笑道,“这两家铺子,我方才都去看过了,一家是客栈,想必以杨姑娘的厨艺,经营起来并不容易。”

杨新语似乎在斟酌,迟疑问道,“那还有一家呢?”

苏惜归一五一十道,“还有一家本是香料铺子,如今已经因经营不善倒闭。”

杨新语听到经营不善四个字,眉头深深的皱起,问道,“这家客栈可是也倒闭了?”

苏惜归回答道,“这家客栈倒是没倒闭,掌柜还在苦苦经营。”

杨新语摇了摇头,一脸爱莫能助,“两家铺子都经营困难,要想妙手回春,处处都要花钱,我恐怕帮不了你。”

苏惜归像是早料到她会这么说,对车外说道,“冷冬,把钱庄取出来的银钱给我。”

冷冬闻声丢进来一个钱袋,苏惜归正好稳稳接住。

“杨姑娘,这是我给你的启动资金,希望你能把这笔钱,用到该用的地方。”

杨新语接过他递来的钱袋,只觉得沉甸甸,于是打开看了一眼。

没想到里面有足足一百两银子!

也就是说,两家铺子各五十两的启动资金。

杨新语脑子转的飞快,这便问道,“那这一百两,等铺子经营起来后,可是还要归还给你?”

如果还好归还给苏惜归,那她一开始基本上挣不到银钱。

她还要满足自身生活需要,以及投入更多的银钱。

冷冬只觉得这女人实在是贪心,忍不住道,“你这女人真是不知好歹,主子已经给你一百两银子,难不成你还要私吞了不成?”

“住口!”

苏惜归不悦的看了冷冬一眼,若有所思道,“如果你能在一个月内,把两家铺子的日收入提到十两银子,这一百两银子,就不用你归还。如果你达不到的话,一百两连同铺子,我都要收回去。”

这听上去,不管怎样苏惜归都不会吃亏。

倒是杨新语答应的话,想要达成他的要求可不容易。

“这笔生意怎么看,都是我更吃亏,苏公子哪来的自信,觉得我会答应你?”杨新语问道。

苏惜归毫不犹豫道,“因为我相信杨姑娘,能和临欢楼的东家做生意,定是有做生意的资质,杨姑娘定是不会放弃这次机会。”

虽说他认识杨新语时间不长,却是比她身边的人更加了解她。

说白了,他相信杨新语能做好,无关七王爷或是其他人。只是这份赏识,他不便表达出来罢了。

此时,杨新语脑子里盘算起开卤菜铺子的成本,铺子的租金已经省了,接下来就是买猪大肠之类材料,铺子还要另外装修。

比起她自己开铺子,这样省下了不少银钱,只要她认真的开,一天十两应该不难。

杨新语把两张地契塞进钱袋里,点头应允道,“好,我收下两家铺子,还有这一百两银子。”

这时,苏惜归掏出那张田契道,“还有一件事,希望杨姑娘能够助我一臂之力。”

杨新语问道,“这是什么?”

苏惜归解释道,“这是一张一百亩地的地契,我想在这上面种菜,这样冬天营里的士兵就不会饿肚子。”

不用他明说,杨新语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“你的意思是让我教种菜?”
sitemap